微量泵輸注治療更加個性化,保持一個及時的穩定,接下來我們為大家詳細講解下微量泵輸注有哪些注意事項。
1.保障泵注管路通暢:護理工作中應用微量泵泵注藥物時需勤于觀察泵注管路的通暢性,避免泵注管路出現受壓、打折和回血等情況,特別是在更換體位、管道、經三通推注藥物后。如應用升壓藥物時,不明原因出現血壓下降,增加藥物泵注速度仍無效果時,應考慮有泵管阻塞的可能,不可因微量泵未報警而忽略這方面的因素。要及時檢查微量泵管路是否阻塞,保持輸液通路順暢,并報告醫生。有研究稱,微量泵輸入速度低于5ml/h時,易發生堵管現象,須同時輸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輸注,以5滴/min的速度維持既不會引起不良反應,也不會增加心臟負荷,能有效阻止回血。
2.防止藥物外滲:加強巡視,密切關注局部皮膚的顏色,觀察是否出現腫脹。發生外滲,應立即停止輸液,更換穿刺部位,并抬高患肢,給予局部對癥處理:輕者用25%硫酸鎂濕敷,重者應根據外滲藥液的不同選擇處理方法。
3.防止靜脈回血:當管道內出現回血時,應根據藥物性質和回血量采取不同的措施。不可將原液快速手推進入,有研究者推薦將裝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接于針頭,將回血緩慢推入。出現血凝塊時,可用1ml注射器抽出,在確保管道通暢的情況下,再用生理鹽水沖管;若抽吸不見效,則須拔管重新置管;如回血量大(如回血至延長管內)時,則需及時更換延長管。
4.規范連接,明確標識:在注射器上注明床號、姓名、藥名、劑量、速度、時間等,針對微量泵泵入藥物的不同藥理作用,設計不同顏色內容的標識。管道標識的應用,能規范護士工作流程,強化護理風險意識,減少護理差錯,從而保證了護理質量。